Search

NETFLIX的商業模式及財務分析

承接上回筆者以NETFLIX作為財務操縱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NETFLIX的商業模式及財務分析

承接上回筆者以NETFLIX作為財務操縱的例子,今次就介紹一下它的商業模式,其實NETFLIX是一間商業模式簡單直接的公司,收入的99%都是來自會員費。根據2019年財報所示,來自美國地區會員費佔46%,非美國地區會員費佔53%,而剩下的DVD販賣業務則佔1%。

2019年營收為USD202億(以下同幣別),主營業務成本為124億,Marketing費用27億,研發費用15億,行政費用9億,最後營業利潤Operating income為26億。扣除債務利息淨支出,稅後淨利潤為19億。其中主營業務成本佔全年營收62%,相當大的比重。再睇下公司年報對主營業成本cost of revenue的註解,”流動媒體內容資產(Streaming content assets)的攤銷(Amortisation)”佔主要成本的大部分,而其餘部分則包括人工費、版權、其他雜費等。所以NETFLIX能否賺錢絕對取決於流動媒體內容資產的攤銷。

NETFLIX是一間媒體公司,不涉及任何具體實物,只需要做的是數字內容(digital content)分發,而內容涉及製作的長短期合約(不同內客有不同製作週期),加上直接買內容版權時簽約長短不一致,因此每月支出都會不同。而大部分媒體公司會把內容的製作成本當作資產,一次性注入Balance sheet (當作content asset),然後再按時間長短去攤銷(amortisation)該內容資產,攤銷的金額會納入為剛才提到的主營業成本中(income statement),而當年的內容製作支出則會算入cash flow statement 來計算當年現金流表現。簡單來說,內容未上線之前,該製作支出不會計入當年利潤,而只是當作內容資產; 當內容上線後,該部分內容資產將在未來N年內攤銷,而N年的長短就由公司決定,(根據公司採用的會計準則,攤銷期限是計算至版權到期日或自家原創內容按10年計算)。現時NETFLIX的媒體庫內許可內容(Licensed content,即與第3方公司合作製作及買第3方的獨立製作再在自己平台播放)佔比77%,而自身擁有內容(Produced content,即自家原創內容)佔23%。

NETFLIX的盈利只是在帳面上?
雖然2019年淨利潤是19億,但淨營業現金流則是負29億,主要因為現金支出是146億(如圖),而攤銷費用只有92億,導致出現負營業現金流。而該現象近年持續出現,所以同時可能看得出NETFLIX是靠舉更多債去維持,利息費用每年都上升。由此可見,2019年的攤銷費用實際上是3-4年前較少內容製作支出的一部分,而2019年收入是全數計算,沒有“延遲的”,所以財報顯示“盈利”。而實際上,近年的現金支出已經一直增長,延遲的攤銷已經無法覆蓋當年的現金支出,因而導致每年營業現金流是負數,即NETFLIX近年都是入不敷支。

有趣的發現是,淨利潤與營業現金流的關係對NETFLIX就好似搖搖板一樣 ,(i) 如果目前攤銷小、現金支出大就會顯示盈利但有負營業現金流; (ii) 如果未來 Netflix 減少內容製作,攤銷延用這幾年的大筆支出,就會有攤銷大、現金支出小的情況發生,便會出現正營業現金流但是虧損的; (iii)最理想的是,NETFLIX維持較少的內容製作,但擁有龐大又穩定的用戶基數人群,這樣收入可以完成覆蓋當年的攤銷,便會同時出現盈利及正營業現金流。

總結以上,筆者並非想表達NETFLIX不是一間好公司,因為很多媒體公司都是透過內容製作成本計成自己公司資產,這是符合會計準則的,只是這些公司是通過”美化”手段去包裝成”盈利”,而我們分析相關行業時,要特別留意”攤銷”這部分。因為今年內容製作的開支等於是在透支未來3-4年的營業收入,需要未來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支撐起來,一旦訂閱人數被其他媒體平臺蠶食後導致人數降低,將會對NETFLIX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積God從事銀行業,對股票及公司財務分析略有心得,在此分享港美股及IPO看法和估值分析,亦歡迎大家互相交流。
View all posts